最新丨9月上半月全国政策动态汇总及解析

对2021年9月1日至13日中央及地方发布的重要政策进行了梳理。

中央层面:

    · 国务院出台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和《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对推进建设两个合作区进行全面动员部署;

    · 国家发改委就推动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增强对沿线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进行了深度解读。

同时,各地围绕高质量发展,就营商环境优化、科技创新发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自然资源规划等方面出台了多项政策。


一、国务院及其组成部门


国务院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

资料来源:国务院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05日


●   内容简介

横琴新区是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开发开放既是深入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重点举措,也是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重大部署。9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下文简称《方案》),进一步推进横琴新区开发建设,从中透露了中央两方面的意图:

一方面是坚持横琴新区建设的初心,通过深化粤澳合作,为澳门产业多元化创造空间,持续推动“一国两制”新实践;另一方面,借助“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持续探索我国自由贸易区建设路径,进一步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促进我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   解读


一、出台背景

为澳门产业适度多元化创造空间是横琴新区设立的初心。澳门虽然经济发展水平高,但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依赖博彩业,2019年澳门博彩业相关产业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45%,产业结构单一问题突出。近年来,澳门博彩业发展势头趋缓,2017-2019年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速约为-7%,对澳门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尤其是2020年新冠疫情的发生,博彩业受到巨大冲击,澳门经济也出现明显下滑,2020年澳门GDP为1943.98亿澳门元,同比下降56.3%。继续丰富产业生态,提升经济的风险抵御能力,是澳门持续繁荣关键。

横琴新区方面,自设立以来,尤其是2015年横琴自贸区挂牌后,经济和产业发展迅速,2020年横琴新区GDP为468.07亿元,较2016年增长197.3%,GDP占珠海市比重达到13.44%。

但仍有巨大发展空间,尤其是工业发展方面,2020年横琴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为45.93亿元,近四年几乎没有增长,占珠海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值仅为3.83%,合作平台的功能有待发挥。


二、主要内容

针对横琴新区发展现状与澳门产业多元化需求,《方案》提出横琴新区要发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新产业,重点发展四大产业领域板块。

    · 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

《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了珠海市“十四五”期间,作为核心城市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家电、软件与信息服务、生物医药与健康等四大战略性支柱产业,以及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前沿新材料、精密仪器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方案》重点明确横琴新区将大力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新材料、新能源、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生物医药等八大产业领域板块,结合广东制造业“十四五”规划对珠海市的产业布局,可以预期横琴新区将成为珠海市乃至广东省在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发展的核心地区。

    · 文旅会展贸易产业

横琴新区作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三大片区之一,文旅会展贸易等产业是其实现自贸区功能的重要产业。

《方案》提出横琴新区将重点发展休闲度假、会议展览、体育赛事观光、休闲养生、康复医疗等现代服务业,以提升横琴新区的服务功能。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致辞表示,要“在全国推进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探索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此次《方案》的出台,预示着横琴新区很大机会将成为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的试点。

    · 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

中医药和毛坯钻石加工等产业是澳门的特色产业,此次《方案》通过明确支持上述产业发展,为澳门这两大特色产业发展创造有利空间。其中,《方案》对中医药产品、食品及保健品等强监管领域,提出了标志、上市审批、生产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支持,预示着内地与澳门在制度和法规等方面接轨正在提速。

    · 现代金融服务业

《广东省金融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打造珠海─澳门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此次《方案》着重提出支持横琴新区打造中国-葡语国家金融服务平台,支持澳门在合作区创新发展财富管理、债券市场、融资租赁等现代金融业,与广东金融改革“十四五”规划形成呼应,将为横琴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和资本支持。


三、关键举措

    · 对合作区进行分区分类施策管理

“澳门大学横琴校区和横琴口岸澳门管辖区,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管理,适用澳门有关制度和规定,与其他区域物理围网隔离;”“粤澳双方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区域采用电子围网监管和目录清单方式,对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实施特殊政策。”

    · 完善领导机制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粤澳双方联合组建合作区管理委员会,并采取双主任制,由广东省省长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共同担任。在合作区管委会下设执行委员会,履行合作区的国际推介、招商引资、产业导入、土地开发、项目建设、民生管理等职能。执行委员会主要负责人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委派,广东省和珠海市派人参加,协助做好涉及广东省事务的协调工作。

通过上述举措,一方面明确广东与澳门双方的主体责任,上述举措基本形成了“澳门主导建设管理,广东主导监督协调”的模式,这与横琴新区“为澳门产业适度多元化创造空间”的定位相匹配,通过给予澳门方充分的建设自主权,以澳门政府为主体推动横琴新区建设,以实现澳门产业的转型,同时发挥广东作为“东道主”的监督协调作用,确保相关建设在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框架下顺利推进。

另一方面确定了很高的行政管理级别,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成立管委会,由广东省长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共同担任管委会主任,确立合作区管委会省部级行政级别,能够在高层次进行决策和事项协调,对于加快推进合作区建设提供良好的机制环境。(来源:中大商业评论)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

资料来源:国务院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06日


●   内容简介

为推动前海合作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以下简称《前海方案》),以“扩区”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主题,大幅扩展了前海合作区的发展空间,明确提出了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等目标任务。


●   解读


一、出台意义

开发建设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是支持香港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粤港澳合作水平、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增强香港同胞对祖国的向心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扩展前海合作区发展空间,《前海方案》以现有前海合作区为基础,总面积由14.92平方公里扩展至120.56平方公里。此次扩区涵盖了港口业务、物流业、会展行业等许多与香港合作程度较高的重要区域,为深化深港合作,实现两地机场、会展、港口、物流等的互补共赢、共同发展开拓了广泛空间。


二、政策目标

到2035年,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营商环境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建立健全与港澳产业协同联动、市场互联互通、创新驱动支撑的发展模式,建成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强、创新策源能力强、协同发展带动能力强的高质量发展引擎,改革创新经验得到广泛推广。


三、具体举措

前海合作区将推进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加快科技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创新合作区治理模式;在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方面,前海合作区将深化与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提升法律事务对外开放水平,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来源:经济日报)


国家发改委

国家发展改革委就《“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答记者问

图源:国家发改委官网

●   内容简介

国家发改委为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更大力度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实施,出台《“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近日,国家发改委就该规划总体情况进行了解读。


●   解读


一、政策定位

一是聚焦主要短板和关键约束。坚持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围绕打通主通路、重点枢纽堵点和瓶颈,从扩大通道能力、强化枢纽功能、增强运营组织水平和协同联动、着力优服务、降成本和推动高水平开放合作等方面作出系统任务安排,强化政策支持保障力度,做好统筹与实施,切实激发通道发展活力。

二是突出更大力度推进落实。细化分解《总体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强化要素保障,全面加强统筹协调,全面落实责任要求,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强督促,细化实化工作措施,精准突破重点方向、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推动通道建设上新水平。

三是推动通道共商共建共享。坚持系统观念,着眼进一步提升通道的质量和效益、真正带动西部地区沿线经济发展,以“一盘棋”统筹谋划通道整体发展,加强协同联动,发挥中央、地方、企业等各方面积极性,鼓励国内国际各方积极参与。

四是力求实施方案务实管用。紧密结合沿线省(区、市)发展实际和通道高质量建设要求,强调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目标设计奋力可达,任务安排科学合理,确保《实施方案》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重点任务

    · 加快推进主通道建设方面

一是畅通西线通路,以打通缺失路段为重点,优化完善自成都经泸州(宜宾)、百色至北部湾出海口西通路,建设黄桶至百色铁路,加强既有铁路扩能改造。

二是扩能中线通路,以打造大能力通路为重点,加快提升自重庆经贵阳、南宁至北部湾出海口(北部湾港、洋浦港)中通路运输能力,有序推进贵阳至南宁高铁建设,释放既有干线货运能力。

三是完善东线通路,以提升既有线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完善自重庆经怀化、柳州至北部湾出海口东通路。四是加强通道内联辐射和推进通道对外联通,重点推进核心覆盖区与辐射延展带、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紧密衔接,并注重陆路跨境通道建设,推动与周边国家设施互联互通。

    · 强化重要枢纽功能方面

一是加快广西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优化港区资源整合与功能布局,提升码头、航道设施能力及智能化水平。

二是打造海南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着力提升洋浦港集装箱码头、航道等级和集疏运体系能力,增强国际中转业务功能。

三是推动重庆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建设,提升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功能,发挥对通道运营的集聚辐射作用。

四是建设成都国家重要商贸物流中心,强化成都铁路主枢纽功能,推进铁路货运场站和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

五是完善沿线枢纽与集疏运体系,稳步推进沿线重要国家物流枢纽和节点建设。

    · 提高通道运输组织与物流效率方面

一是大力发展铁海联运和国际班列班车,优化铁路运输组织,加强班列班次与港口航线网络等对接,提高铁海联运组织一体化运行水平,稳定开行国际班列。

二是优化航线航班组织,加强港航协调和海运组织,大力拓展重点港口航线网络,稳步增开集装箱远洋航线,织密沿线枢纽机场面向东盟等国际航线网络。

三是加强通道协同联动,加强通道与中欧班列运营平台合作,加强通道与长江航运、西江水道联动,深化跨境运输衔接。

四是共建共享运营组织平台,利用好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加强数据共享与业务联动。

五是培育多元化通道运营企业,支持骨干企业完善通道沿线节点设施布局,加强网络资源整合,提高跨区域协同运作能力。

    · 推动通道降低成本和优化服务方面

一是着力降低通道运行成本,全面清理收费环节,完善口岸收费目录,规范收费行为,推动运营主体优服提质降费。

二是深入推进“一单制”,加强铁路与海运规则对接和单证衔接,拓展国际贸易和金融增值服务。

三是培育发展专业化物流服务,完善沿线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布局,发展国际海运集装箱冷链运输,加强公路冷链末端网络衔接,构建跨国跨区域物流供应链。

四是推进口岸功能升级,有序推进口岸扩大开放和对外开放验收,提升各口岸通行能力,加快保税物流中心、综合保税区建设。

五是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支持“单一窗口”平台建设,加强信息平台对接,提高多式联运报关效率,完善便捷通关政策。

    · 构建通道融合开放发展新局面方面

一是加快通道经济发展,发挥通道对区域协调发展支撑引领作用,培育通道经济增长极。

二是拓展全球服务网络,积极参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物流枢纽节点建设,共建海外揽货和分拨配送网络。

三是完善国际合作机制,利用好各类国际合作协定和合作机制,推进国际贸易、国际物流等各领域合作,推动更多国际合作项目落地实施。

四是深化经贸交流合作,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利用好各类会展平台,加强国际商贸和服务合作,鼓励沿线地区与东盟国家共建一批产业园区,加强上下游产业链合作。(来源:国家发改委)


二、各省、市、自治区

北京

北京市出台《“十四五”营商环境优化规划》,打造“北京效率”“北京服务”“北京标准”“北京诚信”4大品牌;针对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深化税收征管改革、以及促进制造业高端智能绿色化发展出台了相关政策。

关于发布《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人力资源开发目录(2021年版)》的通告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优化营商环境规划》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市关于促进高精尖产业投资推进制造业高端智能绿色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天津

天津市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若干措施


山西

山西省印发推进企业上市“倍增”计划


内蒙古

内蒙古重点聚焦科技创新领域,9月上旬相继出台自治区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与“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内蒙古自治区印发自治区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

内蒙古自治区印发“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上海

上海市在9月上旬发布了商务、文化、科创领域的一系列中长期规划。

上海市印发《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中央商务区“十四五”规划》

上海市印发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十四五”规划

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获公布


江苏

江苏省在9月上旬就贸易发展与优化营商环境出台了相关政策规划。

江苏省印发“十四五”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

江苏省印发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力服务“六稳”“六保”实施方案


福建

福建省出台“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专项规划,明确未来五年全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目标与任务;制定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发展工作方案(2021—2023年),对福建省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发展提出工作思路和工作举措。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专项规划的通知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关于印发福建省推进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发展工作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


江西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


山东

山东印发落实“六稳”“六保”促进高质量发展第四批政策清单,出台重点产业链尖端技术人才奖励办法,增强人才这一关键创新要素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保障;公布《山东省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暂行规定》,进一步明晰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边界。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落实“六稳”“六保”促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四批)的通知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山东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山东省税务局关于印发《山东省重点产业链尖端技术人才奖励办法》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暂行规定的通知


湖南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十四五”自然资源发展规划》的通知


广东

广东省印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


海南

《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意见的实施方案》


重庆

重庆市为规范和加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新修订《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出台《重庆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绘制出今后五年重庆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路线图”

关于印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四川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


陕西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发布了《关于加强节约集约用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出台了六大指导意见;印发《提升全省重点产业链发展水平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升重点产业链发展水平。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节约集约用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提升全省重点产业链发展水平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三、重点城市

广州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信用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


武汉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以“四个加快”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芯导凡科
数 字 化
智 能 化
低      碳
乡村振兴
人力资源
国企改革
政府服务
热点方案

咨询热线:

400-616-6080

服务邮箱:wangchunpei@sjhuada..com

运营总部:北京市丰台区汉威国际广场2区7号楼

运营分部:北京/天津/内蒙/山东/武汉